查看原文
其他

黄晓明上春晚戏谑“明言明语” ,为什么听话的孩子不再是好孩子?

俞华 校长会 2021-06-11



央视春晚年年被吐槽,但热度从来不减。每年大年三十晚上八点,上演大型“真香”现场。其中,最受观众关注的要数金句频频,藏着不少“梗”的语言类节目。




2020年央视春晚,黄晓明、金靖等演艺人员跨界合作小品《机场姐妹花》戏谑“明学文化”,引起了网友热议。黄教主在节目《中餐厅》的那些“明学语录”言犹在耳——



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这个问题不需要商量,都听我的。
这是你的问题,你必须要解决。
我不管,我说一个就一个。
都听我的,我不管你怎么想,都听我的。

我们身边就有黄教主式的人:自我膨胀、热衷压制他人的霸总领导、长辈,还有老师。


在校园里,老师们的一些口头禅也堪称“明学”的翻版,学生们很容易感到一种被话语支配的恐惧——


你可以不学习,但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你说还是我说?要不你先说完了我再说!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整层楼就你们最吵,楼梯口都能听到你们的声音。看我干嘛,我脸上有字啊,看黑板!看黑板干嘛,黑板上有字啊,低头看书。看书干嘛,书上有答案啊,抬头看我。

更有甚者,将这种霸道总裁式教育学生的方法写进校纪校规里。


2014年6月,网友上传了7张中学违纪通报单,“窗户玻璃雾气上画有孙悟空头像”“裸体上厕所”,午休时坐着、裸睡、学习等均属违纪行为,被登记在册。

据了解,这些校规最早出自河北武邑中学。


衡水中学也采用了相同的管理模式,甚至山西、山东以及河北其他地区中学均曾效仿。网友戏称“这就是衡水高校(中)出名的原因,好像做什么都违纪”。


我们从小被教育“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整个社会似乎也在奖励“听话的孩子”,各种荣誉证书,夸奖称赞都偏爱他们;而调皮、打架、捣蛋、惹事,与家长老师对着干的“不听话的孩子”常常不受待见,甚至被贴上“熊孩子”的标签。


那么,问题来了,今天,我们还要一个乖乖听话的孩子吗?



01

为什么不要听话的孩子?


一位法国教育心理专家曾给上海的小学生出了一道题目:一艘船上有86头牛,34只羊,问这艘船的船长年纪有多大?


结果有90%的学生做出答案:船长年纪86-34=52岁。只有10%的学生认为此题非常荒谬,无法解答。


后来法国专家对这90%的学生作调查发现,他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答案来,是因为觉得“老师出的题总是对的,不可能不能做”“老师教育我们题目做了才得分,不做的话一分也没有”。


法国专家不得不感叹:“中国学生很听老师的话。”因为同样的题目让法国小学生做,有90%以上的孩子提出异议,甚至嘲笑老师的“糊涂”。



这反映了我国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听话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固然可以让教育学生带来诸多方便之处,但是,从现实需求到个人发展来看,听话教育已然不合时宜。

  • 高考指挥棒正在改变


“唯分数”“唯升学”的现象在基础教育领域常年被诟病,考试成绩几乎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考分排名成为评价教师的标准,升学率成为评价学校的标准。

在这一背景下,简单粗暴的听话教育让学校便于管理,老师一门心思放在提高学生成绩一点上。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就是寻找既定的标准答案。

不过,从近年来的高考试卷上可以看出,只靠应试教育再难获得高分。各学科试题均突出学科素养导向,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比较强的特点。这需要学生充分调动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跳出既定的思考路径去想问题。


再看听话教育,要求孩子无条件地服从成人的意志,否则就会招致惩罚,久而久之,孩子的思维就会僵化,发散性思维也会随之消失,对事情也就失去了好奇心。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李文馥教授说,我们的幼儿园在训练一群不需要脑子、不需要思想、不需要灵气的木头人。

这些孩子长大后,很难提升思考能力。

  • 综合素质评价地位不断上升


2014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被称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其中首次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将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

在一些地区,将每位学生在小学六年和初中三年级(九年级)或高三的最后一次综合素质评价计入中考成绩、高考成绩和学生档案,作为高中录取和大学录取的参考或录取数据。

综合素质评价一般分为七个维度(不同的地区或学校结构略有差异),分别是“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表现能力”。

听话教育的魔咒下,上述七个维度似乎苍白无力。以公民素养为例,这需要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具有自由、民主、平等、责任理念。


听话教育实际上在孩子面前树立了一个无形的权威。在家里,父母是权威;在学校里,老师是权威;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上级就是权威。

作为个体的孩子必须始终服从这些权威,这个定式是不容置疑更是不能打破的,否则就会遭受各种各样的惩罚。这在事实上培养的是顺民、臣民而非公民。

  • 提升创新能力的迫切需求


今天的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对人才素质方面一个很重要的要求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世界各国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

我国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反思了听话教育造成学生创新能力的不足。他说,当前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太规范、太听话。而创新是什么?创新就是不听话。

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也多次强调,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


教育要实现创新,就首先要把“听话”教育这块“绊脚石”搬掉,否则,创新教育就成为一句空话。


从教育学的视角来审视,听话教育还有种种危害:


  • 违背孩子的成长特点,把孩子的成人化

在童年期乃至青春期,孩子都是活泼、好动的,甚至偶尔给成人带来点麻烦也实属正常。但是,听话教育的实质是将孩子视为成人的伴生物,孩子必须按照成人的意志行事。

在听话教育理念下,孩子必须服从成人的想法,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表现出成人化的特征,成为“小大人”。自身的特点也会慢慢消失,这就带来了孩子的早熟。

比如,孩子为了赢得成人的喜爱尽力展现自己听话的一面,学会了察言观色,出现各式各样的伪装和欺骗,十来岁就表现得表里不一。

遗憾的是,很多大人还把“听话的孩子”当成“好孩子”的标准,引以为傲。

  • 压制孩子的个性,造成人才的同质化

听话教育理念下,孩子的个性因为遭受压抑而无法得到充分展现,他们只能按照家长、老师的期待成长为“听话的孩子”。

成人的期待又都具有相同的特点:考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体面且收入高的工作。

如此一来,孩子的个性无法张扬,教育培养的只能是同质化的、平庸的人才,导致千人一面。比如,前几年,因为金融行业成为金饭碗,高考后学生一窝蜂报考金融专业,有条件的高校争相开设相关专业,导致人才过剩。

  • 降低孩子的自主性

一项采用随机抽样方法的研究,对3~6岁的孩子及其家长和保教人员,共1015名对象进行实验与问卷调查,以探讨家长和保教人员的孩子事务控制行为对孩子自主性的影响模式。


得出以下结论:
  • 老师对孩子的个人事务控制越大,孩子的自主性水平越低;

  • 家长对子女的个人与习俗事务控制越高,孩子自主性水平越低;

  • 老师通过家长对子女事务的控制间接削弱孩子自主性。


成人通过控制发生在彼此之间的个人事务,指的是可以由个人自由、合法地进行选择、决定的事情,实现对孩子的多重控制。长此以往,孩子的主体性丧失,自由精神和想象力衰弱,助长其顺从、从众和温顺的个性养成。


  • 破坏了学生和老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在听话教育中,受伤的不是孩子,还有家长和老师。

他们为了维持着权威而不能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无疑是放弃了与孩子建立更为平等友好关系的机会。

这种权威的维护,会使得家长、老师总是保持在一个高高在上无法接近的高度,使得孩子无法靠近,无法沟通。

久而久之,就变成不愿意沟通,在心灵上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同时,也伤害了彼此的感情,破坏了学生和老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总之,对孩子来说,没有比拥有一个“不走弯路、不犯错误”的童年更糟糕的事情了。

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在听话教育的影响下,孩子不是学习生活的真正的智慧,而是去学习服从、盲信和狡诈。



02
听话教育如何产生?

听话教育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的结果,它既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源于家庭教育“为你好”理念的错位,更与学校“便于管理”的教育误区脱不了干系。


  • 文化传统的因袭——权威观念

我国文化最大之偏失,就在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

正如文化大儒梁漱溟所言:“我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我国传统社会所奉行的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纲常伦理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准则,而其背后所体现的是封建家长制:

“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

在这一制度下,个体被埋没于封建伦理秩序之中使个性无法得到彰显。

由于在传统社会倡导“长幼有序、等级尊卑”,成人、长辈的意志成为孩子必须遵守的准则,孩子没有任何权利可言。因此,听话的孩子也就成为好孩子。


  •  家庭教育的错位——孩子是私有财产

文化传统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使家长形成了错误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固话听话教育:

第一,孩子是家长的附属品。在不少家长看来,自己生育、养育了孩子,孩子就应该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对于自己的要求孩子理应言听计从,孩子甚至被家长视为光耀门楣的工具。

第二,孩子的成长是家长塑造的结果。既然孩子是家长的附属品,那么家长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美其名曰“培养”。“我是为你好”成为他们的口头禅,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

第三,教育成为家长控制孩子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在设计、主导、安排子女的生活,比如上什么样的学校、选择什么样的专业,甚至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甚至成年后的逼婚、逼孕。

  • 学校教育的误区——便于管理

当孩子从家庭走入学校之后,学校不仅没有将“听话”的因子从孩子身上剔除,反而进一步强化。让孩子听话,对于老师来说,最大的出发点莫过于便于课堂的管理。

从这个角度看,听话教育是懒人教育。

传统的老师中心主义者坚持,听老师的话可以帮助学生入门开智、提高能力、掌握知识、了解社会规则,这是典型的外铄论(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他们认为老师的思想和目标可以规范孩子、塑造孩子。

学校教育成为一种“规训”,通过不同形式的控制权力和控制技术,竭力把孩子培养成“温驯而有用”的工具,强制性地把他们造就成特定类型的人。


03
如何走出听话教育?

从听话教育中走出来是大势所趋,这不仅需要深层次的观念转变,也需要成人转移自己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的作用。


  • 观念转变:把孩子当孩子,而不是成人

卢梭说,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
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


这要求成人蹲下身来,以童眼看世界。


孩子们有独特的认知方式、情感体验方式、交流方式、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他们对任何事物表现出的强烈的好奇心,在这一方面,他们可以说是成人的“老师”。


老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设计、活动的组织安排之中,特别是在活动中,甚至可以放手让孩子自主组织和开展,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孩子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


如此,孩子的主体性不断彰显好奇心得到了保护,创造力的培养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 作用转移:教会孩子选择,而不是顺从

批判听话教育,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成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成人的话哪些该听、哪些不该听,孩子要学会选择。

老师应注意到:每个孩子由于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家庭状况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即使同一问题对不同的孩子而言也可能有不同的选择。我们要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引导他们作出选择。

在结合孩子发展阶段性的同时兼顾差异性,使每个孩子实现个性发展,毕竟教育不是让所有孩子都成为同一个模样,而是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最真实的自我”。

  • 目标转向:培养合格的公民,而不是听话的孩子

走出听话教育的误区最重要的是改变“好孩子”的评价标准,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听话的孩子”不等于“好孩子”,这就要求实现教育培养目标由“听话的孩子”到“合格的公民”的转向。

“好孩子”不再是对成人百依百顺的“听话的孩子”,而是有主见、具有创新能力、敢于批判权威的“合格公民”。为此,家长和老师应将孩子视为未来社会的公民。

第一,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孩子作为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这个世界,难免会与成人产生不同的观点甚至冲突。对于这些,成人要有包容的心态,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鼓励孩子敢于质疑并挑战权威。

第二,尊重孩子应当享有的权利。《孩子权利公约》对孩子权利作出了全面而又清晰的规定,也提出了对待孩子的基本原则,其中包括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

第三,培养孩子的公共精神。不论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家长和老师都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等,基于公共的立场而非私人的立场思考问题,逐步引导孩子主动做一个具有良好公民素养的现代人,而不是迫于权威。

不得不承认,听话教育在人们心中扎根已久,

真正从“听话教育”中走出来将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但是,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更是人类文明的走向。

或许只有当家长、老师不再要求孩子“听话”的时候,

教育改革才真正取得了成功,我国的现代化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资料 
程伟,“听话教育”的批判性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16.11
冯艳慧郭启华,听话教育的负效应透视——基于家长在老师事务控制与孩子自主性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6.10
杨滢,走出教育误区:听话的孩子未必好,教学与管理,2007.4
刘学华,听话教育与创造力,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责编 | 赵矗

排版 | 虫子

配图 | 闫炳文



推荐阅读

● “非典英雄”钟南山84岁再战大疫,按事实说话背后是教育的胜利

● 丰子恺:童年的新年最难忘

● 事关重大:寒假出行需谨慎!对抗新型冠状病毒,务必收好这份科普手册!

学生难,老师也难!中小学课业负担到底有多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